浙江省村民委员会选举办法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6-28 01:51:28   浏览:9193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浙江省村民委员会选举办法

浙江省人大常委会


浙江省村民委员会选举办法
浙江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浙江省村民委员会选举办法》已于1999年10月22日经浙江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村民委员会选举工作,保障村民依法行使民主权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村民委员会由主任、副主任和委员共三至七人组成,具体职数根据村的规模大小确定。
村民委员会成员中,妇女应当有适当的名额;多民族居住的村应当有人数较少的民族的成员。
若干自然村联合设立的村民委员会成员组成应当兼顾村落分布状况。
第三条 村民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和委员由有选举权的村民(以下简称选民)以无记名投票的方式直接选举产生。直接选举可以实行有候选人的差额选举,也可以实行无候选人的选举。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指定、委派或者撤换村民委员会成员,不得停止村民委员会成员履行职务。
村民委员会每届任期三年,其成员可以连选连任。村民委员会任期届满,应当及时举行换届选举,遇特殊情况需要提前或者延期的,须经县级人民政府批准。
第四条 中国共产党在农村的基层组织,在村民委员会选举工作中发挥领导核心作用;依照宪法和法律、法规,支持和保障村民直接行使民主权利。
第五条 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由省人民政府统一部署,各级人民政府组织实施。
民政部门负责指导本行政区域内村民委员会选举的日常工作。
第六条 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指导村民委员会选举工作所需经费,由本级财政列支。村民委员会选举所需经费由本村承担,乡、镇人民政府可以给予适当补助。

第二章 选举工作机构
第七条 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时,县级人民政府和乡、镇人民政府成立村民委员会选举工作指导小组。
村民委员会选举工作指导小组履行下列职责:
(一)宣传有关法律、法规;
(二)制定选举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
(三)培训选举工作人员;
(四)受理有关选举的申诉、检举和控告;
(五)办理选举工作中的其他事项。
第八条 村民委员会的选举,由村民选举委员会主持。
村民选举委员会由主任、副主任、委员共三至九人组成,由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或者村民小组推选产生,名单应当及时公布并报乡、镇的村民委员会选举工作指导小组备案。
村民选举委员会成员被确定为村民委员会成员正式候选人的,其村民选举委员会的职务自行终止;村民选举委员会成员不足三人的,所缺名额应当及时增补。
村民选举委员会行使职责至新一届村民委员会召开第一次会议时止。
第九条 村民选举委员会履行下列职责:
(一)宣传有关法律、法规;
(二)制定选举工作方案;
(三)拟订具体选举办法,并提交村民会议或者村民代表会议讨论通过;
(四)确定、培训选举工作人员;
(五)组织选民登记,审查选民资格,公布选民名单,发放选民证;
(六)组织选民提名候选人,公布候选人名单;
(七)确定并公布选举日期;
(八)做好选举的各项准备工作,组织和主持投票选举;
(九)总结和上报选举工作情况,建立选举工作档案;
(十)办理选举工作中的其他事项。

第三章 选民登记
第十条 年满十八周岁的村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
选民的年龄计算时间,以本村选举日为准。选民出生日期以居民身份证为准;无居民身份证的,以户籍登记为准。
第十一条 选民应当在户籍所在地的村进行登记。有特殊情况,户籍不在本村的人员,是否在本村进行选民登记,由本村具体选举办法按有关规定确定。
第十二条 选民名单应当在选举日的二十日以前张榜公布。
对公布的选民名单有不同意见的,应当在选民名单公布之日起五日内向村民选举委员会提出,村民选举委员会应当在选举日十日前依法作出处理。

第四章 候选人产生
第十三条 选举村民委员会,实行有候选人差额选举的,由选民直接提名候选人。
选民应当推选遵纪守法、办事公道、廉洁奉公、具有一定文化水平、热心为村民服务的选民为村民委员会成员候选人。
村民委员会主任、副主任的正式候选人应当分别比应选名额多一人,委员的正式候选人比应选名额多一至三人。
第十四条 每一选民所提名的候选人人数,不得超过应选村民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和委员的职数。
每一选民不得提名同一人为两项以上职务的候选人。
第十五条 村民委员会成员正式候选人按下列方式产生:
(一)由过半数选民参加投票提名的,按得票多少直接确定正式候选人;
(二)由选民提名初步候选人的,经过半数选民参加投票预选,按得票多少确定正式候选人。
按前款第(一)项方式提名正式候选人的,在投票的场所设立秘密写票处。
正式候选人的名单应当在选举日的五日以前按得票多少顺序张榜公布。
第十六条 村民选举委员会应当按照平等、客观、公正的原则向选民介绍候选人的情况,可以组织正式候选人发表治村演说,并回答村民的询问。
正式候选人发表治村演说不得违反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的规定。

第五章 选举程序
第十七条 选举村民委员会一律采取无记名投票的方式。
实行有候选人差额选举的,选民对候选人可以投赞成票,可以投反对票,可以投弃权票,也可以另选其他选民。
选举时,可以一次性投票选举主任、副主任和委员,也可以先选举主任,再选举副主任,最后选举委员。
第十八条 村民选举委员会应当在选举日的五日以前确定并公布投票选举的时间、地点、方式和监票人、计票人。
村民委员会成员正式候选人及其配偶和直系亲属不得担任监票人、计票人。
第十九条 选举村民委员会,可以召开选举大会集中投票或者设立中心投票会场和若干投票站分散投票,必要时可以设立流动票箱。
在集中投票和分散投票的场所设立秘密写票处;设立的流动票箱必须有三名以上监票人负责。
第二十条 选票由选民本人填写。因文盲和病残不能填写选票的,可以委托候选人之外的人代写。
投票期间因外出不能投票的选民可以书面委托候选人之外的选民代为投票。每一选民接受的委托不得超过三人。
代写人和受委托人不得违背选民本人的意愿。
第二十一条 投票结束后,应当封存收回的选票,并于当日集中在选举大会会场或者选举中心投票会场,由监票人、计票人当众核对、统计票数,作出记录,由监票人签字后报告村民选举委员会。
第二十二条 参加投票的选民超过全体选民半数的,选举有效。
每次选举所投的票数,等于或者少于投票人数的有效,多于投票人数的无效。
每张选票所选的人数,等于或者少于应选人数的有效,多于应选人数的无效。
无法辨认、不按规定填写的选票无效。对无法确认是否有效的选票,由监票人提交村民选举委员会决定。
第二十三条 候选人或者其他选民获得参加投票的选民的过半数选票,始得当选。
获得过半数选票的人数超过应选名额时,以得票多的当选;如遇票数相等不能确定当选人时,应当就得票数相等的候选人再次投票,以得票多的当选。
第二十四条 当选不足三人不能组成新一届村民委员会或者主任、副主任都未选出的,应当就不足的名额进行另行选举。
另行选举应当实行差额选举,正式候选人按未当选人得票多少确定。
另行选举以得票多的当选,但得票数不得少于参加投票选民的三分之一。
另行选举应当在选举日当日或者在选举日后的五日内举行。
第二十五条 主任未选出的,由副主任主持工作。主任、副主任经另行选举都未选出的,由当选的委员推选其中一人主持工作。
第二十六条 选举结果经村民选举委员会确认有效后,当场公布选举结果,并报乡、镇人民政府和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备案。
第二十七条 实行无候选人的直接选举,适用本章规定。

第六章 罢免、辞职和补选
第二十八条 本村五分之一以上选民联名,可以要求罢免村民委员会成员。罢免要求应当书面向村民委员会提出,写明罢免理由,并报乡、镇人民政府备案。
村民委员会应当在接到罢免要求之日起一个月内召集村民会议投票表决。提出罢免要求的选民应当推选代表到会说明罢免理由,被提出罢免的村民委员会成员有权提出申辩意见。
罢免村民委员会成员须经全体选民过半数通过,并报乡、镇人民政府和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备案。
村民委员会在接到罢免要求之日起一个月内不召集村民会议投票表决的,乡、镇人民政府应当及时帮助召集村民会议投票表决。
第二十九条 村民委员会成员要求辞去职务的,由村民会议或者村民代表会议决定。
第三十条 村民委员会成员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停止履行职务。
第三十一条 村民委员会成员因故出缺的,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补选;村民委员会成员不足三人的,应当补选。补选工作由村民委员会主持,按本办法规定实行差额选举。
补选的村民委员会成员,其任期到本届村民委员会任期届满止。

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第三十二条 以威胁、贿赂、伪造选票等不正当手段,妨害村民行使选举权、被选举权,破坏村民委员会选举的,村民有权向乡、镇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或者县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和人民政府及其有关主管部门举报,有关机关应当负责调查并依法处理。
以威胁、贿赂、伪造选票等不正当手段当选的,其当选无效。
选举中有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予以处罚;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三条 县级人民政府和乡、镇人民政府的村民委员会选举工作指导小组成员和乡、镇人民政府及其工作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应当责令改正,并对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行政处分:
(一)指定村民委员会候选人的;
(二)指定、委派村民委员会成员的;
(三)停止村民委员会成员履行职务、违反法律规定撤换村民委员会成员的;
(四)其他违反本办法行为的。

第八章 附则
第三十四条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1999年10月28日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全国总工会、教育部、科学技术部、人事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印发《全国职工自学成才奖励条例》的通知

全国总工会 教育部 科技部


全国总工会、教育部、科学技术部、人事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印发《全国职工自学成才奖励条例》的通知

1998年6月11日,全国总工会 教育部 科学技术部 人事部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总工会、教委、科委、人事(人事劳动)厅(局)、劳动厅(局):
1994年2月以来,全国总工会公布并组织实施了《全国职工自学成才奖励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对推动职工读书自学成才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随着四年来情况的不断变化,《条例》的某些条款已不适应当前的实际情况,需根据形势的发展变化做相应的调整完善。为此,全国总工会、教育部、科学技术部、人事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对《条例》进行了修订,现颁布施行,原《条例》同时废止。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鼓励各行各业的职工自学成才,促进人才的培养和开发,提高职工队伍素质,加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十九条中“鼓励自学成才”的规定,特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全国总工会、教育部、科学技术部、人事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共同组成全国职工自学成才奖评审委员会,负责全国职工自学成才奖的评审。

第二章 奖励条件
第三条 凡已经加入工会组织,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努力做好本职工作,通过自学,在某一领域专业理论知识达到大学专科或相当于大学专科以上水平的职工,近五年内获得省级自学成才奖励并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可以申请全国职工自学成才奖。
(一)在科学技术方面有重要创造发明,达到或超过国内先进水平的。
(二)在学术研究方面取得重要成果,有独创性见解,在省级以上专业性刊物或全国性学术会议上发表有重要价值的论文并获奖,或经省级以上出版部门出版有价值的专著或译著的。
(三)在推广、应用科学技术成果中,有创造性的贡献,并取得显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
(四)有重大技术改进或合理化建议,经试验研究和实际应用,使某一单位的生产或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并具有较大社会效益的。
(五)有效地管理企业,使生产经营活动取得较大经济效益,并创立了一套科学的管理办法,有重要推广价值的。
(六)总结出本职、本行业系统性的有推广价值的经验,并做出较大贡献的。
(七)在生产中具有较高的技能和理论水平,做出突出贡献,在全国性技术比赛中获得突出成绩的。
(八)在其它方面有较高造诣,做出突出贡献并在全国有重大影响的。

第三章 申报程序
第四条 全国职工自学成才奖,由职工本人向所在单位工会组织申请,经所在单位工会组织按奖励条件核实同意、签署意见后,逐级向上一级地方工会申报,最后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总工会审核后向全国职工自学成才奖评审委员会办公室推荐。
第五条 申报全国职工自学成才奖,应附送以下材料:
(一)全国职工自学成才奖申报表;
(二)申请人自学事迹;
(三)申请人主要成果的证明材料和政治思想表现证明材料;
(四)省、自治区、直辖市总工会对申请人的全面审核意见。

第四章 评审奖励办法
第六条 全国职工自学成才奖每年评定、表彰一次,奖励名额根据评审委员会评审结果确定。
第七条 经全国职工自学成才奖评审委员会审定后授予“全国职工自学成才者”荣誉称号,同时颁发本年度全国职工自学成才奖。
第八条 全国职工自学成才奖获得者,由全国职工自学成才奖评审委员会颁发证书,中华全国总工会颁发奖章,进行表彰。
第九条 全国职工自学成才奖评审委员会办公室设在全国总工会,负责全国职工自学成才奖的初评及日常工作。

第五章 获奖者的使用、待遇
第十条 全国职工自学成才奖获得者是有真才实学、成绩显著、贡献突出的专门人才。对获得全国职工自学成才奖的工人,凡符合实行技师聘任制工种范围和任职条件的,可优先评聘技师或高级技师;对获得全国职工自学成才奖的专业技术人员,按照国务院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度的有关规定,可聘任相应的专业技术职务,享受相应的待遇。

第六章 附 则
第十一条 职工获全国职工自学成才奖后,发现弄虚作假或剽窃他人成果者,经查明属实,撤销其奖励。
第十二条 本条例解释权属中华全国总工会。
第十三条 本条例自公布之日起施行,1994年公布的《中华全国总工会全国职工自学成才奖励条例》同时废止。


关于开展农村财会人员财政支农政策培训工作的通知

财政部


关于开展农村财会人员财政支农政策培训工作的通知

财办[2008]43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

  根据《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的有关精神,为了进一步加强财政支农政策的宣传、贯彻和落实工作,加强村级财务管理,财政部决定开展农村财会人员财政支农政策培训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充分认识开展农村财会人员财政支农政策培训工作的重要意义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业、农村、农民工作,作出了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一系列重大决策,要求各级财政部门加大支农投入。随着支农资金规模特别是涉农民生资金规模的不断扩大,积极宣传财政支农政策,管好用好支农资金,加强村级财务管理愈发重要。开展农村财会人员财政支农政策培训工作是宣传、贯彻和落实财政支农政策,规范村级财务管理,推进村务公开和民主理财的有效途径,有利于加强农村党风廉政建设,推进农村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有利于提高涉农资金使用效益;有利于保障农民物质利益和民主权利,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各级财政部门要充分认识开展农村财会人员财政支农政策培训工作的重大意义,统筹规划、精心组织、有序实施,推动农村财会管理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建设,为开创农村改革发展新局面作出贡献。

  二、开展农村财会人员财政支农政策培训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逐步建立开展农村财会人员财政支农政策培训工作长效机制。充分发挥财政部门中华会计函授学校(以下简称函校)作用,依托其四级办学网络,结合各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和农村财会人员实际需求,以宣传、贯彻和落实财政支农政策,解决支农资金管理和使用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为重点,大规模培训农村财会人员,提高农村财会人员政策水平。

  (二)基本原则。

  1.实事求是,讲求实效。开展农村财会人员财政支农政策培训工作必须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加强调研、注重实效。

  2.以人为本,提高能力。从提高农村财会人员政策水平、业务能力,推进农村财会管理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建设出发,结合农村财会人员实际,创新培训理念和方法,着力解决实际问题。

  3.统筹规划,协调配合。坚持统筹安排、合理规划,充分落实各相关单位的责任,加强部门之间的沟通协作,调动各级培训机构的积极性,做到全面推进与重点突破相结合,长远规划与近期目标相衔接。保质保量地开展培训工作,把好事办好、办实。

  三、开展农村财会人员财政支农政策培训工作的具体要求

  (一)培训内容。

  1.财政支农政策。围绕财政中心工作,加强对财政支农政策等内容的培训。

  2.涉农法律法规。重点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任务,加强对党的涉农政策、国家财经法律法规和廉政建设有关规定等内容的培训。

  3.财经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结合农村财会人员履行岗位职责的需要,开展财务会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训,以及税务、金融、统计、企业管理和科技文化知识的培训,帮助农村财会人员提高履行岗位职责的本领,完善知识结构,提高科学文化素养。

  4.其他。结合本地区农村财会工作实际需要适当补充相关培训内容。

  (二)培训对象。

  行政村及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出纳等在岗人员,实行村级会计委托代理服务工作后的村报账员、代理会计、资金会计(出纳)等人员,有条件的地区可扩大到行政村主要领导、村民理财小组成员等。

  (三)培训方式和时间。

  培训主要采取集中面授的方式,有条件的地区可借助现代远程教育手段开展教育培训工作。

  结合农村生产、生活和工作实际,农村财会人员每年应接受不少于24小时的财政支农政策及相关知识培训。

  (四)职责分工。

  各级财政部门要充分发挥函校在农村财会人员财政支农政策培训工作中的主渠道作用,加强组织管理,建立统一领导、分级负责、权责明确、协调配合的管理体制,通过积极引导、规范培训、科学考评、强化监管等手段,调动各级培训单位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确保培训效果。

  农村财会人员财政支农政策培训工作由财政部中华会计函授学校统一组织,其主要任务是:统一制定培训规划和年度计划;组织编审培训大纲和培训教材;指导、检查、评估各地区培训工作。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负责组织开展本地区培训工作。

  四、主要措施

  (一)加强领导。

  各级财政部门要高度重视,将此项培训工作作为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推进农村综合改革的重要举措之一列入议事日程,统筹安排,周密组织,整体推进。应成立农村财会人员财政支农政策培训工作协调领导机构,指导教育培训工作的开展,研究、协调、解决培训工作中的各种问题。

  (二)严格管理。

  承担培训工作的部门要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健全规章制度,规范教学管理,选聘优秀师资,改进教学方法,完善培训手段,确保培训质量。

  (三)保障经费。

  农村财会人员财政支农政策培训经费由地方财政负担,中央财政给予适当补助。

  

                            财政部 

                      二○○八年十二月二十九日